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杨林帜:扎根基层三十载 三次变岗践忠诚

来源:辽宁长安网 | 作者:李锡权 杨广涛 记者 杨清林 文 赵敬东 摄 | 发布时间: 2018-03-02 09:17

  一位哲人说:“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控制它的宽度。”一位50多岁的老民警,从警32载,身患糖尿病10余年,靠胰岛素维持生命,却始终工作在一线,岁月流逝,从小伙到老头,三次变更岗位,默默地做好每个警种的工作,无怨无悔。家里的各类荣誉证书能装满两个编织袋,几次搬家都完好地保留下来,因为这记录了他走过的人生中闪光的足迹。其中,他最看重的是“全省学雷锋标兵”证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他在本溪市公安局总结表彰大会上,又被授予“市五一劳动奖章”和“十佳最美警察”的荣誉称号。他,就是本溪市公安局桥北分局北台派出所社区民警杨林帜。

91

  杨林帜从警32年,在交警岗位干了20年,风吹雨淋,酷暑严寒,守护交通安全;在巡特警岗位干了9年,摸爬滚打,巡逻防范,守卫城市的安宁;在社区民警岗位干了3年,直到现在,他走进千家万户,把和谐送给百姓,在平凡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受辖区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宁愿身受苦,不让脸受热。爸妈的话我记住了。”

  杨林帜出身普通工人家庭,从小接受的都是朴实的教育。父母常说:“听党话,跟党走,干好工作,往前瞅,宁愿身受苦,不让脸受热。”为此高中毕业后,他考上交警,一干就是20年。

  1986年2月,他被分配到平山交警大队东明岗,一站就是9个年头。他在岗位学雷锋,常年帮扶一群盲人过马路,给盲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但知道了他的名字,而且,每次过路一摸到他的手就知道他是杨林帜,他们再不用害怕汽车的喇叭声,有杨林帜在,他们非常踏实,所以盲人集体为他送锦旗。同时,杨林帜也和这些盲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其中有一对80多岁的盲人夫妻无子女,生活又比较困难,他了解情况后便长期帮扶他们,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打扫室内环境卫生,干家务活,像儿子一样的尽孝心。这事儿被媒体发现报道,称他为盲人的眼睛,残疾人的拐杖。因此,杨林帜被评为省、市学雷锋标兵。

  1995年岗位变动,杨林帜到明山交警大队从事事故处理工作,从此,他赶赴数千起事故现场,认真分析事故现场的成因,寻找蛛丝马迹,侦破了一起起肇事逃逸案件。抓获了无数名犯罪嫌疑人,让他们接受法律的制裁。杨林帜记忆最深的一次是大雪天,在威宁路上,一起肇事逃逸案致4人死亡,当时其他同志已勘察完现场,可领导不放心,硬是点名让杨林帜赶来现场,再勘察一遍。杨林帜顶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从现场提取了肇事车辆掉下的漆片等零碎的物证,最后凭着这些物证,找到了肇事逃逸车辆,抓获了犯罪嫌疑人,为亡者讨回了公道。在交警岗位上的20年中,他尽职尽责,业绩突出,把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交通管理事业。

  “怎么都是干,为何不好好干呢?”

  2005年12月,杨林帜跨警种交流,来到巡特警大队三大队当上一名巡特警。他干一行爱一行,行行都出彩,他常说:“怎么都是干,为什么不好好干呢?”于是,他认真研究怎样在巡逻路上分辨好人、坏人。并向巡特警的典型旗帜人物——郭现忠求教,虚心学习巡逻路上的技能。9年中,他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近百人,侦破案件数百起,大队长表扬他说:“别看老杨岁数大,干起活来一个顶俩。”为此,每年光荣榜上都有他的名字。

  记得有一次,在夜间的巡逻路上发现一辆可疑车辆,杨林帜令其靠边停车接受检查,可对方反而加快速度行驶。杨林帜只好冒着生命危险跟踪追击,最后在高速公路口处将车别住,并立即下车将其制服。此人是吸毒人员,车上又搜出吸毒工具和大量毒品及尖刀和猎枪。在战友的帮助下,杨林帜将其送交明山刑警大队处理。事后才发现自己的小拇指在与犯罪嫌疑人搏斗中造成骨折,可他去医院打上石膏固定后第二天又继续上班工作了。

  2013年9月18日21时许,杨林帜和战友在本溪高速公路南出口执勤时,发现一位老人穿着拖鞋在附近徘徊,起初他们误认为老人在锻炼身体,经观察发现老人冻得浑身发抖。杨林帜上前盘查才得知,老人是从庄河农村来本溪女儿家串门的,夜间走出来就找不到家了,而且一天一宿没吃饭了。杨林帜赶紧让老人进巡逻车暖和一下,又开车拉着老人为其买来面包和香肠,又要来热水,在沟通中从其衣兜里的纸条上发现其女儿的联系电话,经和老人女儿联系后得知老人有老年痴呆症,走失后家里已找了一天一宿了。当父女见面时,老人指着面前的民警说:“他们都是救我的好人。”

  2014年10月10日20时许,杨林帜巡逻途中发现一辆灰色轿车走走停停,车里人一直看着警车像是有话要说。杨林帜主动上前,车里下来了一位满面泪花的中年妇女。原来她女儿是初三的学生,她说:“我的孩子平时都是四点半放学回家,可今天却给我打电话说心里不好受,想自己溜达一会再回家。到六点半女儿打来电话哭着和我说了几句电话就挂了,也不知道她在哪里打的电话。追问几次机主,对方态度很不好,我怕孩子想不开……”杨林帜立即将情况向指挥中心做了汇报,由指挥中心帮助查到了这部电话的方位是在明山区水塔路附近。杨林帜挨家挨户查询,22时在紫金继电器厂找到了女孩打过的那部电话——一家小卖店公用电话。走访得知,女孩打完电话向紫金山走了,杨林帜领着这位母亲直奔紫金山寻找,终于在山脚下电线杆旁发现了女孩,母女相拥而泣。

  杨林帜就是这样真诚为群众服务,不怕麻烦。9年多的巡特警路上,他有很多感人的故事,说也说不完。

  杨林帜身患糖尿病多年,但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甚至第二天要到北台派出所报到,队长劝他回家休息,他还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背上枪和装备,巡逻在山城的大街小巷……

  “走好社区路,还能降血糖。”

  2015年初,又一次跨警种交流,杨林帜告别了繁华的闹市区,来到了治安环境复杂,生活、交通不便的北台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陌生岗位,一切要从头学起,杨林帜患较重的糖尿病,下肢经常浮肿,本可以养病在家,或干点力所能及的轻活,但他义无反顾地担起了社区民警的重任。他说:“我热爱社区工作,走好社区路,还能降血糖。”

  3年来,他走进所有居民家中,登记造册录入人口信息库,把4000多名居民名字记在脑子里,光走的路就磨坏3双鞋。自从他当上社区民警后,便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法。只要下社区必带两件宝,一本小册子,记录辖区群众点滴事情;一张图,标记辖区群众的姓名等。在这期间他主要抓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敲开了门、见到了人、绘了一张图。他坚持实地走访,见人见证进行登记,家里没人的,他就贴一张事先打印好的《通知》,如遇上独居老人,他便记上老人儿女的姓名和联系电话,防止老人发生意外时联系不到家人。对于养宠物的人家,他就给宠物拍照录入网上。登记出租房屋时,拍摄租房人的照片一并录入网上,便于掌握其体貌特征的信息,有利于侦查破案。他自己手绘了一张辖区图,把每家每户都汇总在这张图上,工作起来非常方便,使辖区信息一目了然,社区群众和工作人员有事都愿意找他聊。

  第二件事就是善待群众,热心办事。群众反映:河东社区距北台小学250米远的临街居民楼有个网吧,经常滞留未成年学生上网游戏,孩子放学不回家影响学习。杨林帜得知这个情况后,就在学校放学时间去网吧检查,发现确实常有中小学生在上网,该网吧也是靠挣学生钱得以经营下去。调查核实后,他立即教育业主整改,可是检查次数多了,业主就和警察玩起了“藏猫猫”,他们把正门从外上锁,改由楼道内后门进人,通过门镜和监视器看不是警察才开门。警察去了怎么敲门也不开。杨林帜只好等到天黑,穿便装进入网吧拍照取证后,将业主及上网的学生带回派出所,依法对网吧进行行政处罚。最后,业主只好退租迁走。

  杨林帜在消防安全检查中发现,一家老年公寓多个电器开关底座存在很大消防安全隐患,他告知业主整改,业主购买了穿线盒,苦于无钱请电工,杨林帜只好找来有电工操作证的朋友,一起无偿帮助安装,事后业主非常感动,特意做了一面锦旗送到派出所表示感谢。

  第三件事就是为百姓解忧,真心为民。杨林帜就是这样怀着感情去服务,把群众当亲人。社区居居老王儿子患有精神障碍,妻子患癌症已到晚期,老王身心疲惫,日子捉襟见肘。杨林帜主动走进王家,帮助解决特困补助,又帮助老王将儿子送到专科医院治疗。老王眼含热泪,感激地说:“杨兄弟,你就是我的亲人啊!”

  后记

  杨林帜是一本厚重的书。他也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也许没有值得大书特书的丰功伟绩,但他32年如一日,坚守在公安一线岗位,默默地践行着入警时的承诺,他的故事值得我们来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