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司法厅公证管理处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积极探索公证行业与信息技术、大数据手段、便民营商理念相结合的新模式,使我省公证行业在机制和服务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转变,公证服务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省司法厅公证管理处工作人员到省工商联国际商会座谈
改革优化机制
我省公证工作采取“谋划先行、跟踪督导、顺势跟进”的方式推进公证体制改革机制创新。
2017年全国公证工作会议后,省司法厅组织起草公证机构改革文件,获得了省编办、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等部门的政策支持,联合签发了《公证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工作意见》。我省鞍山等10个市共43家行政体制公证机构已经全部转为事业体制。公证体制改制完成后,省司法厅“顺势跟进”,继续与编办、人社、财政等部门协商,争取在编制备案制、企业化财务管理和突破当地绩效工资控制线方面有所突破,为公证机构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激发公证机构活力。
本着“大胆尝试、稳慎推进、积累经验”的方针,我省公证服务开始推进合作制试点工作。省司法厅在已有2家合作制公证处基础上,经司法部批准又设立鞍山市公证处、抚顺市法信公证处、盘锦市锦兴公证处和锦盛公证处等4家合作制公证机构作为试点,为不同体制的公证机构和谐共存、有序发展提供经验,为改革优化公证机制提供多种路径。
转变服务模式
我省公证行业从“全面提升公证能力”入手,转变公证服务模式。
省司法厅公证管理处处长周晶介绍,我省“全面提升公证能力”除了全力提高公证员素质,还主要表现在其他几个方面:以信息化为手段,提升公证机构办证能力,使全省形成了同一系统、同一流程、同一网络的标准化办证模式。逐步完善远程办证模式,方便当事人办证,目前,全省已有42家公证机构开通了网络在线公证云平台、45家开通微信公众号、9家开通微信城市服务。增加信息化功能,为新型公证业务提供技术支持。转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在全省公证行业推行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预约及时出证等便利化服务。
记者了解到,我省各公证机构在为各大中型国有企业和金融行业服务的基础上,大力拓展服务领域。为企业在境外注册公司,企业招标、投标、劳务输出派遣等重大经营活动中创新工作方法,改进服务方式,及时介入,提供准确有效的法律证明。并积极为各大银行在动产、不动产抵押,融资信贷等业务活动中当好参谋,提供法律意见,制定规避风险措施,审查修改相关合同,为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公平、诚信、有序的营商环境。
延长服务时间,提供全时段公证服务,是公证机构转变服务模式的重要举措之一。营口市各公证处和沈阳市大东区公证处采取“延长办证时间”和“双休日上午半数人员上岗办公”的工作方式,方便企业和百姓办理公证。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公证部门还提供上门办证、预约办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让当事人感受到从未有过的便利。营口市公证处还推出“随叫随到式”涉企公证服务,获得了企业的好评。沈阳市第二公证处加急为沈阳市马戏团办理出国公证,保证了该团出国演出任务的顺利完成。东港市公证处早出晚归为修复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的增殖放流活动现场公证。辽阳县公证处上门为残疾人、老人办理公证,充分展现了公证服务的人文关怀。
大连市增设公证服务网点,缩短了空间距离。大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发现公证机构的服务网点比过去多了。想办公证不再像过去要跑很多路。据悉,大连市金普新区公证处申请全省第一家自贸区涉外公证处,大连市公证处筹建自贸区分处,将为自贸区(大连片区)的3000多家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公证法律服务。
公证服务窗口都开设了咨询台,有专门业务咨询人员向当事人明确告知其所办公证所需的资料及获取材料的途径和方式,让当事人“少排队、少等候、少跑道”。公证行业采取的“首问负责制”保证了各公证机构不得相互推诿,有错追责。
全面实行“即时出证、及时出证”公证服务承诺制度,完善服务设施。公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使得我省公证行业成为百姓满意、企业信赖、政府放心的法律服务行业,促进了营商环境的优化。
创新拓展服务
2017年8月,省公证处开始了一种新的公证业务,公证企业挂牌提升融资信用,这标志着辽宁公证行业开始走进资本市场。
2017年8月2日,辽宁股权交易中心为10家挂牌企业隆重举办了集体挂牌仪式。由省公证处对企业的挂牌仪式、挂牌证书、敲锤仪式等进行保全公证,并出具公证书,以此提高挂牌活动的透明度,提高企业融资的能力,提高中小企业挂牌的公信力。省公证处现场为本次挂牌企业做历史性见证,标志着公证行业首次成功进入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辽宁股权交易中心作为辽宁区域性股权市场,俗称“四板市场”,是我国多层次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中心为企业提供融资、规范、宣传等多方面的服务,帮助挂牌企业通过其实现更好的发展,进而走进全国资本市场。省公证处见证挂牌,是我省公证行业为深入贯彻《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精神,充分发挥公证的服务、沟通、证明、监督等功能,规范企业自身经营行为,搭建企业之间融资、交易平台,全方位服务企业发展的系列公证服务企业活动之一。
2017年9月21日,辽宁省漳州商会召开一届二次理事会议,会议特邀省司法厅公证管理处、省公证协会以及抚顺市公证处等人员参加。受邀人员在会上做了“公证在司法和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专题讲座,受到会议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东北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平台主任初征深有感触地说,现在中小企业认为公证就是证明“我爸是我爸”,对其经营等活动没有用。其实,公证部门有很多职能。但是目前,人们只知道用公证证明房子是我的,忽视了公证在经济行为中的重要作用,比如合同公证,以便于在法律诉讼中获得有利证据。很多中小企业在打官司取证的时候,才发现公证的重要。真正让公证在中小企业发展中发挥要作用,一方面公证处要多宣传,主动与企业接触;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应该多与公证部门联系,了解公证对企业的作用。通过联谊交流,使公证的职能作用在中小企业中延伸。省司法厅公证管理处主动作为,与企业、商会沟通、座谈、普法,让中小企业对公证有了深刻理解。对中小企业而言,最实惠的就是公证的费用比较低,但是法律效力不低,更合适中小企业。
公证辐射更广
将公证服务向经济主体深入更远些,让公证服务辐射我省更多的企业。
2017年11月24日,省司法厅公证管理处与辽宁省工商联国际商会达成了关于针对商会会员企业提供公证法律业务服务的合作,实现了公证法律服务业务合作的对接。这是我省公证部门通过与经济组织建立联系服务企业的首次成规模服务,使得公证意识快速进入更广泛的企业经营者的脑海里。
在合作中,省司法厅公证管理处加强了对企业法律帮扶工作,公证部门在第一时间对企业给予免费业务咨询、业务指导与帮助,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公证业务办理工作。省工商联国际商会将公证管理处策划推出的“公证能够帮助企业做什么”为主题的服务材料在辽宁省工商联国际商会自媒体(商会微信公众号)和自有宣传渠道(工商联企业家群、工商联企业家云平台网站)积极宣传推广。这一服务桥梁的搭建,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范例。
省工商联国际商会会长杨晓松告诉记者:“我们辽宁工商联国际商会是国际性的商贸联盟组织,到目前已经与美国、日本、泰国等68个国家的相关组织和企业建立了经济合作。就目前情况看,企业家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企业家文化水平较低,导致一些企业家法律意识淡薄,企业缺乏诚信系统。省公证管理处走进商会、走进企业,讲解法律、宣传诚信、介绍公证,很多企业对此表示欢迎,这让企业看到了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企业有了希望,辽宁振兴有了希望。”
杨晓松告诉记者,过去很少能看到政府管理部门到一线服务企业,如今看到了像省司法厅公证管理处等政府职能部门到企业服务,让他亲身感受到辽宁营商环境得到优化。省司法厅公证管理处放下架子,到基层讲课、沟通、帮助。让他看到了辽宁日新月异的变化。他还说,原来企业对公证不重视,现在走出国门到国外,证书都需要公证。企业的房产、知识产权等都需要公证。公证对企业经营非常重要,如果法律意识淡薄,不会规避风险,就有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失败。
省司法厅公证管理处对商会的法律帮扶,让很多企业家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希望。记者了解到,通过公证宣传,国际商会的不少会员企业对企业的信用、担保、企业资产的继承等很多法律知识,从不懂到懂,说明了我省公证服务已经有了可喜成效,也证明了辽宁营商环境的改善。
党的十九大为我省公证优化营商环境创造了新的契机,省司法厅公证管理处、省公证协会将深化改革,引导全省公证机构提升自身业务能力。
省司法厅公证管理处表示,在新的一年里,改变公证行业“坐堂办证”的对外形象,提升公证的影响力。我省公证部门将努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合作伙伴和坚强后盾,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公证法律服务,帮助企业规范经营行为,过滤经营中的法律风险,顺利登录资本市场,实现做大做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