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全省政法系统开展“三大专项行动”一周年回眸之人物篇

来源:辽宁长安网 | 作者:记者 邵小桐 | 发布时间: 2018-02-14 07:05

  2017年年初,省委政法委开展“三大专项行动”,其中“忠诚、干净、担当”主题实践活动在各级政法部门反响热烈,涌现出一大批典型人物,成为广大政法人的学习榜样。可以说,没有他们在平凡岗位上的奉献,就没有一年来政法系统取得的各项成绩。他们用忠诚、干净、担当诠释了政法人的情怀,挺起了“平安辽宁”“法治辽宁”的脊梁。

  坚守公诉“生命线”的女检察官

  记大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周一凡

61

  周一凡,大连市人民检察院公诉一处检察员,从事公诉工作近10年来,办理了各类刑事案件450余件,其中大要案达90余件。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公诉人、辽宁省十佳女检察官、辽宁省三八红旗手、辽宁省优秀公诉人、大连市五一特等奖章、大连市五一巾帼奖、大连市检察机关首届“十大检察业务能手”等荣誉。

  法庭上的淡定,离不开法庭后的苦练。很多大案要案往往包含着复杂的案情、错综的关系,每一次面对,周一凡都告诫自己要稳定状态、沉下心思,坚持做到“三要”,即事实要细、证据要实、适用法律要准。“细、实、准”也成为周一凡在办案中坚持的“三字经”。

  2007年,由周一凡承办的乔某、宋某贪污案件,是一起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相勾结侵吞公款的特大案件。涉案的乔某系一国有公司的出纳,宋某以给乔某算命帮助其怀孕生子为由,指使乔某侵占公款290余万元“还愿”,而实则是供其个人使用。案发后、乔某全揽罪责,不言真相。宋某伪造证据、混淆视听,巨额公款去向不明。

  承办案件后,针对乔某封建思想严重,数次改变供述,对同案犯宋某拒不指证的情况,周一凡多次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劝说,最终打消其畏惧情绪,充分固定了相关证据。通过审阅卷宗,周一凡将宋某3年来200余页的个人账户信息逐一梳理,形成了清晰的赃款流向图。

  可就在周一凡认为可以迅速将二人定罪时,形势又发生了变化,乔某在庭审时再次翻供,将罪责独自承担下来。

  “本来我们已经做通了乔某的思想工作,让她供述宋某如何唆使她侵吞公款,可是出庭时,乔某看了一眼宋某就再也不敢抬头了,我当时就知道情况有变。”周一凡告诉记者,因为乔某在让宋某帮她算命、“送子”的过程中,一度对宋某的“神通”深信不疑,即使经过办案人员的劝说,乔某内心还是对宋某有些敬畏。

  而此案的主使者宋某,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村老太,靠并不高明的骗术获得290余万赃款,却一直不肯承认自己的罪行,见乔某在庭上翻供,宋某又扮起了“无辜”。

  面对逆转的局势,周一凡并没有慌张,而是及时调整出庭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交叉讯问,使得二人的犯罪动机以及各自在本案中的作用昭然若揭,形成了完整的证据体系。尽管宋某在庭审中仍旧抵赖、狡辩,但是气焰不再嚣张,面对公诉人的驳斥、审判长的告诫,宋某的头越来越低。最终法院采纳了全部指控意见,判处宋某无期徒刑、乔某有期徒刑十五年。

  “对于公诉人来说,前有公安机关,后有法院,左有被害人,右有被告人,我们仿佛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唯有不偏不倚,才能彰显司法的公正。”近10年的磨练,让周一凡从一个青涩的助理检察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公诉人,承办的450余起案件中没有一起错案,这些数字承载着一个基层检察干警对检察事业的热爱,更凸显出一名新时期优秀青年检察官的努力和作为。

  “我愿意化身一个会说话的天平”

  记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审判长史致鹤

62

  作为一名女法官,她以坚持公平正义为追求,不忘初心,认真对待每一件纠纷,把“一心为民,秉公执法”体现在工作细节中,让威严的法庭成为公平正义的港湾。被省委组织部推选为“人民好干部”。

  有人说法官是令人羡慕的职业,可光环的背后是责任和艰辛,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嘲讽与指责。面对压力,她用正气代替妥协,如挺拔青松,傲然屹立;面对诱惑,她用淡定代替冲动,如高山清泉,沁人心脾;面对恐吓,她用凛然代替怯弱,如正义之剑,浩气长存。

  2015年8月,史致鹤审理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被告借款80余万元未还,开庭当天穿着一身名牌出庭,对欠款事实无任何异议,却反复强调要么调解每月还款3000元,要么判了也拒不执行。有同事查阅到被告的刑事判决书,提醒史致鹤要当心刑满释放人员可能会使出各种手段,甚至原告也主动提出可以放弃其中一笔申请法院到异地银行调查取证的借款本金及利息……史致鹤却始终没有放弃维护公平正义的每一个机会,她认真分析现有证据,严格依法定程序调查取证,并通知被告再次开庭质证,法庭上她明显感觉到被告的目光开始变得躲闪,最终她用一份论证详实、说理充分的裁判给以坚决回应,正义最终得到了坚实有力的维护。

  有人对她说:“你们法官付出那么多,生活那么苦,图个啥?”她总是回答:“通过我的工作,能看到一起起民事纠纷得以解决,一个个家庭过得美满幸福,自己苦点累点又算得了什么?今生能从事法官职业,是我最大的幸福。”

  史致鹤时常想起自己作为法官宣誓的那一幕,那是接受心灵的洗礼,在承接公平与正义的天平。21年的坚守,21年的奉献,她把对法律信仰的坚定守护,化作默默耕耘的身影,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坚持公正,不忘初心”的誓言。

  输送“合格产品”诠释大忠诚

  记东陵监狱干警周帅

63

  在东陵监狱,有这样一位年轻干警,虽然刚刚接触监狱管教工作几年,但是却在他身上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他就是东陵监狱管教干警周帅。近日,记者来到东陵监狱寻找关于周帅的管教故事。

  在东陵监狱,只要一提起周帅,很多服刑人员都有这样的体会:“别看这干警年轻,可是对待服刑人员就像亲人一样,朴实、厚道,教育改造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一个小举动都会让你感动。”除了周帅在教育改造上有方法之外,记者发现,很多服刑人员身上都有周帅送的“小物件”。

  服刑人员王某今年已经年近七十,由于刑期较长,已经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就在前不久,周帅发现,王某经常目光呆滞,经过询问得知,原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王某的视力逐渐下降,现在的眼镜已不足以满足视力的需求。周帅马上心生了给王某配眼镜的想法。可是,王某不能外出配眼镜,如何能够给王某配到合适的眼镜呢?第二天,周帅带了一张视力表来到监区,为王某测了视力,又来到眼镜店为王某配了一副既经济又实惠的眼镜。“知道服刑人员想什么需求什么,这就是周警官的特别之处。”

  除此之外,周帅还帮助服刑人员买日常药品、内衣等。在采访中,服刑人员赵某这样评价周帅:“我们都知道,周警官的工资也不高,但是只要服刑人员有需求,他都会竭尽所能,这种实在的劲头让很多服刑人员感动、佩服。”

  同时,在同事们的眼中,周帅做了很多“分外工作”。听说很多新入监的服刑人员因为心理状态原因出现上火牙疼的状况,周帅积极联系监狱附近的社区医院,利用周末时间帮助服刑人员治牙。

  在采访中,周帅告诉记者,眼下,全省监狱系统都在积极践行治本安全观和“四个始终”理念。“对于咱们基层监狱警察来说,教育改造就是向社会积极输送‘合格产品’。”

  在周帅看来,让服刑人员转变为“合格产品”,这种教育改造过程是相互的。“首先我们需要一颗真心,这样才能换来服刑人员的真心改造。”为了能够让服刑人员感受到像家一样的温暖。周帅积极解决服刑人员的生活条件问题。去年夏天,由于服刑人员数量增加,监区一度出现供水紧张的情况。周帅所在的监区老年、患病服刑人员较多。“当时我就告诉自己,绝对不能让大家洗冷水澡。”于是,周帅立即向领导反映了情况,妥善安排监区服刑人员洗澡问题并制定了表格,保障服刑人员每周都能洗上一次热水澡。

  通过几年的教育改造工作,周帅总结了很多工作经验。其中,周帅认为最关键的就是让服刑人员能够感受到温暖和关怀。服刑人员郭某因为长期思念父母,出现改造消极的状况。周帅利用休息时间,来到了郭某家中,和郭某的父母进行了几次长谈,一方面介绍郭某的现状,一方面劝说其父母多去看望儿子。就在去年母亲节,周帅把郭某的父母接到了监区,一家人得以团聚。

  所谓“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周帅作为一名监狱警察,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他做好了每一个细节,正是这一个个细节诠释了什么叫忠诚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