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全面落实省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
在2017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上,辽宁平安建设再上新台阶,盘锦市、大连市、葫芦岛市、辽阳市文圣区、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捧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在同一年度收获五座长安杯,这对我省平安建设既是肯定,也是鞭策。
平安建设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省委政法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辽宁、幸福辽宁。站在新起点,平安辽宁建设再向更高目标迈进。
时异则势殊。我们必须看到,变化的世情、国情、社情不断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挑战。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要求,以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为核心,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体制,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才能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让全体人民共享。要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基本原则,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做起,在体制机制、法律政策上系统谋划,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始终坚持社会治理的成效由人民的实践来检验,以人民同意不同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共建是基础。共建是指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坚持党的领导才是根本。要不断探索创新把党的领导与现代社会治理特征有机结合、将党的领导与政府负责的治理安排有机结合,通过健全相关制度体系,压实“关键少数”的综治责任。要在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前提下,不断扩大社会协同,通过相关的政策创新和制度建设,培育和引导包括社会组织在内的各种社会主体的健康发展,有效激发公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使各社会主体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支撑力量。
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共治是关键。共治即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是通过动态的机制和过程调整,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过程。要发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作用,把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起来,打破利益固化的体制壁垒,消灭信息孤岛,通过完善数据、情报、指挥、行动一体化工作机制,实现打防管控协调联动,提高整体效能。要加强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不断学习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发挥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治理规则体系。
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共享是根本。共享即共同享有治理成果,需要以公平正义为保障。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过硬队伍建设,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