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落脚点
在锦州市古塔区古城街道星汇园社区,时光悄然镌刻下一场动人的“幸福蜕变”:从环境“焕新”到治理“暖心”,从服务“精准”到民心“凝聚”。社区以党建为“红色纽带”,用多年扎实的服务、高效的“四共治理”模式,串联起党群共治的力量。如今,居民脸上绽放的灿烂笑容,正是对这份高质量幸福生活最生动、最真挚的“点赞”。
居民们在“红色议事厅”共商坡路改造方案
“要事共商”凝共识
社区治理的核心在“红”,关键在“聚”。
星汇园社区将“红色议事厅”打造成“家事共议”的核心阵地,让急难愁盼从不缺位。社区党委把党员、物业、楼长、居民代表纳入“议事圈”,成功将曾经各执一词的“分歧点”转化为凝聚共识的“合力点”。
老旧小区改造期间,居民曾因外墙苯板厚度、楼体颜色、绿地规划等问题争执不下。社区党委迅速牵头,在“红色议事厅”召开“家庭会议”,将问题分类梳理:老党员提出“兼顾保温与美观”的方案,年轻人建议优化停车位布局……最终不仅化解了矛盾,还一并解决了下水堵塞、管道老化、路面破损等18类2000多个共性问题。
“组织共建”强根基
“大家庭”的兴旺,离不开坚强的“组织纽带”。
星汇园社区以党建为核心,推动社区党委、物业、业委会、志愿者“四方联动”,打破治理壁垒,让大家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社区党委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明确各方职责:党委统筹资源、物业聚焦服务、业委会监督反馈,同时,广泛吸纳退休党员、热心居民、在职党员等力量,组建“全龄志愿队”“党员先锋队”,让组织力量延伸至每一栋楼、每一个单元。
去年燃气改造期间,社区党委牵头,物业工程科、党员志愿者、楼长组成“联合巡查组”,短短3天就完成了81个单元的管道检查。“以前各管一摊,问题解决慢,现在拧成一股绳,有事大家上!”星汇园社区书记顾佳昕的感慨,道出了组织共建带来的治理效能提升。
“党群共治”汇温情
社区的事,说到底是“家里人”的事。星汇园社区推动“党群共治”,让居民从“被动接受服务”转变为“主动参与治理”,用一件件“微行动”筑牢“大幸福”。
社区为“红色议事厅”配套了“三项机制”:网格员“一日两巡”查“家务事”,楼长、单元长任“调解员”解纠纷,线上线下同步推出“家庭问卷”,从停车位施划到广场坡路改造,事事让居民“说了算”。
前不久,居民反映社区广场台阶太高,不利于老人、行动不便的人出行。社区通过“问卷+议事”,很快确定改造方案。看着轮椅顺畅通行、老人安心散步,老党员苗强写诗称赞:“议事亭内有欢声,社区党委暖意浓。昔日台阶成壁垒,今朝坡面便民行。”字里行间,满是对服务温度与质效的认可。
如今,社区80%的矛盾在网格内化解,群众满意率高达96.49%。当每个居民都主动为家园操心,小事也能办出打动人心的大温暖。
“资源共享”惠民生
“大家庭”的温暖,在于让每个成员都能共享“家的红利”。星汇园社区积极整合辖区资源,推动“资源共享”,将党员特长、社区场地、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等“零散资源”整合为“共享套餐”,让居民足不出社区就能享受便利服务。
这份温暖,藏在邻里互助的日常里。社区盘活闲置空间,打造“一老一小”优养驿站:退休老人化身“共享爷爷奶奶”,教孩子们学才艺;热心志愿者定期为老人免费理发;三甲医院深入社区开展义诊;开放大学老师组建“知识共享小队”,手把手教老人用智能手机线上挂号。这些点滴小事,让幸福生活的“成色”愈发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