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阳光洒满抚顺的大街小巷,商圈里的红色招牌与忙碌身影交织着:
抚顺市望花区和平街道的外卖骑手在“暖新驿站”喝上热水,新抚区万达商圈的商户在“红色集市”里拿到政策手册,顺城区万达广场里家长正带着孩子参加公益亲子活动……这一幕幕生动场景,正是抚顺商圈党建工作结出的硕果。从服务新就业群体到激活商居共融,从志愿服务到联动商业发展,抚顺市商圈以党建为笔,书写出一幅幅充满温度与活力的发展画卷。
大商抚顺商贸大厦有限公司党支部联合朝阳社区党委,创新建立“随手拍”快速响应机制。
望花区和平商圈·驿站
在服务中凝聚治理力量
“现在不仅有了休息的地方,还能参与基层治理,感觉自己真正融入了这个城市。”在抚顺市望花区和平街道朝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暖新驿站”,外卖骑手小李满是感慨。
和平街道作为望花区商圈核心,汇聚了1200余家商户,催生庞大配送需求,每天穿梭于此的外卖骑手、快递员超百人,过去长期面临“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的困扰。2023年初,大商抚顺商贸大厦有限公司党支部联合朝阳社区党委打造“暖新驿站”,配备饮水机、微波炉、快充设备、应急药箱等基础设施,并针对季节特点提供防暑礼包、冬日暖手宝和姜茶,成为名副其实的“四季港湾”,有效满足新就业群体的基本需求。
暖心服务不止于此。“不光要解决吃饭休息问题,更要让他们有归属感。”大商抚顺商贸大厦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张晓悦说。驿站内,“小哥议事会”每月10日让骑手代表提需求、谈想法;“微心愿”平台已收集并解决37个个性化需求,从帮老人买药到给孩子找辅导资料,多方面解决后顾之忧。针对骑手反映的诈骗信息问题,党支部立即联系民警开展网络反诈实操培训,提升新就业群体反诈辨析能力。
服务提升归属感,更催生治理力量。小李点开工作群向记者展示:“上周在凤城街看到井盖破损,拍照发到群里,下午就有人来维修。”党支部联合社区创新“随手拍”机制,让骑手变身“社区平安前哨”。
社区建立“问题秒响应”机制,党员24小时值守确保“接诉即办”,首批9名骑手累计上报井盖破损、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23个,办结率100%。“服务积分兑换”制度进一步激励参与治理的骑手,骑手可兑换商场优惠券、免费体检等福利,形成“服务—反馈—激励”闭环。党支部正规划拓展驿站网络,实现“百米服务圈”全覆盖,开发“新就业群体数字治理平台”,培育“小哥自治联盟”,推动其从“治理参与者”向“治理主力军”转变。
新抚区万达商圈·共融
把政策转化为发展动能
清晨的新抚区万达广场,一块块“共产党员经营户”红色牌匾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这抹亮色源于2023年5月成立的万达商圈联合党委,它将商户从“埋头经营、政策滞后”带入“抱团发展、服务共享”的新局面,成功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打造出商居共融的示范样板。
“红色引领”是关键。联合党委设立27个“共产党员经营户”示范点、12个流动党员服务站,将分散商户凝聚成发展共同体。每月“红色集市”最受商户欢迎,营商政策、税务指南、司法调解实现一站式直达。“去年夏天的一起劳资纠纷,在集市上经党委工作人员调解,两小时就达成和解。”某餐饮公司工作人员张大姐感慨,“不用跑法院,集市上就把事儿办了”。
党委精准激发经济活力。“便民惠企办税咨询台”为50余家商户办理近300万元税费减免;“银企红色对接”机制为84家中小企业输送2.8亿元贷款。手作工坊主小林用贷款新增设备后,“月销售额直接翻番”。在联合党委引导下,商户自发组建促销联盟。2024年联动营销带动客流量同比增长35%。“以前各卖各的,现在一起搞活动,人气旺了,生意自然好。”小林笑着说。
民生服务更贴心。针对停车难问题,党委协调推出优惠月卡,将城铁桥下荒地改造为400个智慧车位;“微心愿服务台”办结商户诉求200余条。商户踊跃回馈,20多家设立休息区服务环卫工人、外卖骑手。外卖骑手张师傅感慨:“累了能歇歇,这里像第二个家。”
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党建联席会议联动多方力量,快速完成居民反映的安全隐患改造;72家成员单位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义诊、法律咨询;在党委引导下,日租房业主自定服务规范提升服务质量。“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党委负责人刘庚申深有体会。商户挂牌亮承诺,居民参与治理,一幅党建引领、商居共融的和谐画卷在抚顺万达商圈生动铺展。
商圈联合党委开展义诊活动。
顺城区万达商圈·“志愿+商业”
公益添彩 商业增效
“既能陪孩子玩,又能认识邻居,商圈的活动越来越贴心了。”周末的顺城区万达广场,李女士带着女儿参加完“亲子DIY”公益活动,捧着孩子的手工模型,脸上满是笑意。这场由志愿者全程协助的活动,是顺城区万达商圈“志愿+商业”模式的缩影——当志愿服务与商业发展相遇,演绎出“公益添彩、商业增效”的双赢答案。
顺城万达创新“志愿+商业”模式,以公益赋能商圈活力。“商居互通”率先破题:每周“亲子DIY”活动中,志愿者通过社区网格群精准邀约30组家庭,在专业指导下完成手工作品,前三名可获潮玩门票,既丰富孩子生活,又为商场引流。
在“城东好市 邻里生活节”系列活动中,志愿服务作用凸显:23个免费后备箱市集摊位向居民及创业者开放,志愿者协助登记引导;“中医夜市”里,志愿者配合四合堂医师引导就诊、整理健康档案,送医到家;面包文化节、夏日热辣节期间,志愿者化身“文化向导”助力多元消费体验,点亮夜间经济;长春街道安居社区党委联合万达影城为残困家庭学子举办公益观影活动。
“以前跑单累了只能在路边歇,现在进商场就能喝到水、充上电,商户和志愿者都特别热情。”外卖骑手王师傅说。依托“骑手之家”,25家商户联动提供常态化服务:免费饮水、共享充电、应急药品。参与志愿服务的商户反馈:“不仅拉近了与新就业群体的距离,更以公益形象增强了品牌亲和力。”
为建立长效机制,商圈联动老年大学建立“志愿积分”体系,老年大学学员张阿姨介绍:“参与协助商户、关怀骑手、社区便民等志愿服务可累计积分,兑换商圈商户折扣、免费停车、电影票等权益,既发挥余热,又能享受实惠,一举两得。”形成“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商圈消费—公益反哺”的良性循环。“‘志愿+商业’加的是温度、是活力。”商圈负责人如是总结。
记者手记
行走抚顺三大商圈,最动人的是细节里的“红色温度”。望花区和平商圈“暖新驿站”的一杯热水,承载着城市的接纳与尊重;新抚区万达联合党委“红色集市”的一本手册,传递着发展的信心与底气;顺城区万达商圈志愿活动的一次体验,联结着社区的温情与关怀。
抚顺商圈党建的秘诀在于:不搞“高大上”噱头,把服务送到心坎;不做表面文章,让党建与商户需求同频、与居民期盼共振。当党组织成为“发展顾问”,党员成为“服务先锋”,红色阵地成为“能量枢纽”,党建便成了商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这抹红,是商户牌匾的身份亮明,是居民脸上的满足笑容,是奋斗者心中的踏实温暖。它证明:党建做实了,就是凝聚力、生产力、生命力;商圈有了红色底色,繁华才更有温度,发展才更有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