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省高级人民法院、省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12例涉民营经济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保护典型案例。
司法保护方面,在某国有企业与某矿泉水公司知识产权合同纠纷案中,法院裁判继续允许被告使用涉案商标,既保障了民营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又有利于维护涉案商标的商业价值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仲某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与辽某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等侵害经营秘密纠纷案向社会传递了司法机关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坚决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强烈信号,增强了民营企业对商业秘密司法保护的信心。某漆有限公司与圣某涂料公司等侵害商标权纠纷案是保护民营企业商标权的典型案例,法院在认定被告行为构成商标侵权行为的基础上,依据法律及其侵权情节、市场影响力等确定其应承担责任范围,实现了对民营企业知名品牌的严格保护。在某食品公司与某百货超市等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法院准确认定被告具有“傍名牌”“搭便车”的故意,依法保护了民营企业的品牌利益和市场形象。某家具公司与某家具集团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主要涉及注册商标与在先使用人之间冲突的问题,该案的依法判决体现了司法对于在先使用权人合法使用商标的肯定。某机械制造公司与某机械设备公司商业诋毁纠纷案典型意义在于,专利权人发送侵权警告要适当,不能滥用侵权警告而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否则可能构成商业诋毁或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
行政保护方面,在沈阳“带玻璃纤维体漂尾的发光浮漂”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纠纷案中,专利管理部门并未简单就侵权判定作出结论,而是从鼓励创新、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角度,引导双方当事人在“握手言和”的基础上实现“牵手合作”。网络“黑嘴”严重阻碍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沈阳某电子设备经营店商业诋毁案彰显了知识产权执法部门主动作为、敢于亮剑的责任担当,展现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大连某海产品有限公司未规范使用地理标志产品名称和专用标志案对地理标志用标企业起到了警示作用,相关企业应加强用标管理、明确用标范围,守住地理标志合规底线。鞍山段某宁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引导直播电商经营主体依法合规经营,营造网络交易良好生态,促进我省电商平台经济良性发展。锦州某车辆租赁中心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体现出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和决心。行政机关在查处过程中发现该案涉嫌刑事犯罪,立即联合公安机关共同执法,行刑衔接顺畅、推进迅速,依法追究侵权人刑事责任。铁岭“云打印机”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纠纷案通过引入公益维权援助,增强了被请求人的维权意识。在裁决案件中推行公益维权援助告知制度,为有需求的当事人提供公益维权服务,既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也提升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