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贴着民心走 暖到心坎里——朝阳市司法局“党建红”引领“司法蓝”基层实践二三事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本报驻朝阳记者 黄硕 | 发布时间: 2025-08-26 12:50

  公证服务传递指尖温情,人民调解纾解邻里愁绪,普法宣传浸润市井烟火……在朝阳,这些在基层沃土中生长的鲜活故事,既是党建引领迸发磅礴力量的生动注脚,更是司法行政服务贴着民心走、暖到心坎里的真实写照。

二题图,姜云丽(右)为社区老人送去反诈宣传册

姜云丽(右)为社区老人送去反诈宣传册

  让卧床老人圆了心愿

  “我这身子动不了,遗嘱的事可咋整?”前不久,朝阳市公证处的电话里传来82岁陈爷爷焦急的声音。老人因中风卧床多日,心里一直惦记着要把房产留给照顾自己多年的孙女,可这身子骨实在没法到公证处现场办理。

  “群众有难处,咱党员就得往前冲!”公证处党支部书记李秋洁放下电话,当即带着党员公证员小董和负责遗嘱录像的小李,拎着装满便携式公证设备的箱子就往老人住处赶。办理过程中,不仅把遗嘱何时生效、日后咋变更、咋撤销这些关键事儿一次性说清讲透,还全程录音录像,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合法合规。最后,当陈爷爷颤巍巍在公证书上按下红手印时,浑浊的眼里泛起了泪花:“原以为这事儿比登天还难,没想到你们党员干部能跑到家里来办,像我这年满80周岁的办遗嘱还一分钱不收,真是比亲人还贴心暖心!”

  今年以来,朝阳市公证处专门设立了“党员示范岗”,给老弱病残孕这些特殊群体开辟了“绿色通道”,已接待300多位当事人,上门办理公证47件,群众满意度达100%。

  剑拔弩张时的“及时雨”

  “我跟他没完!”今年开春,龙城区某镇的祝某红着眼气冲冲地闯进司法所,原来,邻居盖房占了他家半米地,两家人从吵骂到差点动了手。接到司法所的上报信息,有着16年党龄的朝阳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负责人姜云丽抓起外套就往现场赶,在与当地司法所所长详细了解情况后,他们一起把情绪激动的祝某拉到一旁:“老哥,咱先缓缓,为这点事伤了和气不值当。”转头又找到对方:“远亲不如近邻,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咱得往长远看。”

  随后启动的“四所一庭+N”联动机制派上了用场,当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带着卷尺重新量地,村干部帮忙算补偿,不到俩小时,两家人握手言和。离开时,祝某握着姜云丽的手说:“多亏你们来得快,不然我真要犯错误了。”

  今年以来,朝阳的党员调解员牵头化解邻里纠纷、劳务矛盾等基层难题上千件,化解成功率较去年提升10%。

  小评剧唱出百姓“身边法”

  “邻里因路结新怨,有如麦芒对针尖,此前我已调三次,效果不佳显难堪,再次登门不畏难,力争止纷保平安……”朝阳县木头城子镇西营子村的广场上,法治评剧《邻里之间》正唱到精彩处。创作者是老党员卜显仁。作为朝阳市法治文化轻骑兵骨干,他将戏台变课堂,3年创作10余部法治作品,事迹被司法部专栏刊发。“党员身份是最高荣誉,我要让法治种子在乡土扎根。”卜显仁的话道出了普法工作者的心声。

  今年以来,朝阳市司法局联动开展“党建+普法”活动20余场,6万余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折页、法治冰箱贴走进千家万户,让三燕大地处处听得到法治声音。

  党旗高扬映民心,服务深耕暖万家。正如朝阳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亚东在党员大会上说的:“咱们司法行政系统的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走在群众身边的党旗,要让老百姓在每一次的法律服务中都能感受到党的温暖,体会到法治的力量。”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