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鬼秤”、缺斤短两等违法行为修订的《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新《办法》在大连市落实得如何?近日,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沙河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大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大连计量检验检测研究院、大连市农副产品市场协会,去部分市场督导检查。
执法人员在市场督导检查
现场一
新长兴市场更换737台防作弊秤
近日,监管人员到新长兴市场随机对海鲜、肉制品摊位在用的计量秤具进行抽查。大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大连计量检验检测研究院计量专家现场查看摊位在用秤具的强检标识和铅封情况,经检测在用秤具计量准确。
新长兴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总经理姜波表示,3月1日新《办法》施行后,该市场对业户进行宣传、培训。为防止作弊和缺斤短两违法行为,该市场目前已更换737台防作弊秤,每天有专人负责检查并建立台账,在服务台和主要出入口设“公平秤”为消费者复称。
“新规对主办单位的责任更明确了。”沙河口区市场监管局北区所所长苏广华表示,新规实施以来,沙河口区市场监管局立即落实,通过主办单位广播让广大业户及市民及时知晓,并通过协会组织与业户面对面、点对点宣讲,加大巡查力度,对市场公平秤每日定检,并做好登记,对百姓关注的掉包宰秤、缺斤短两情况建立应急响应制度,第一时间知晓处理上报,让百姓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现场二
电子秤定期送检打造“诚信标尺”
日前,在三寰农贸市场,监管人员随机选取了多家蔬菜、水果摊位,对在用计量秤具进行现场检查,并叮嘱经营者注意在用秤具的状况,确保秤具的准确性。
大连三寰综合市场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刘铂表示,该市场落实新《办法》要求,所有电子秤等强检器具必须100%备案,定期送检,严禁作弊秤流入市场,公平秤设置、维护到位,让消费者能够随时复称,打造“诚信标尺”。
·新闻链接·
主办者不制止计量违法行为最高罚十万元
新《办法》主要是针对近年来集贸市场内不法商家“缺斤短两”“计量作弊”等现象,解决民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计量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压实集市主办者主体责任、规范经营者行为、加大对相关计量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有效打击集贸市场内使用作弊秤、“缺斤短两”等违法行为。
新《办法》明确集市主办者发现经营者从事计量违法行为而不制止,或者包庇、纵容的,处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万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