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牢记嘱托 笃行不怠 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迈上新台阶——访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省委“两新”工委书记 姚世明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本报记者 任晓霞 | 发布时间: 2025-03-21 08:47

  辽宁省委社会工作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和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全国社会工作部长会议精神,聚焦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勇于创新、攻坚突破,持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作出积极贡献。

  近日,本报记者专访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省委“两新”工委书记姚世明。

  问:全国社会工作部长会议提出,要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取得新突破。省委社会工作部在推动新兴领域党建提质增效方面有何探索?

  答:我省积极探索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全覆盖推动将党建工作职责纳入全省各级网信、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三定”规定,压实社会工作部门归口指导、行业主管部门具体推动、属地兜底管理责任。加强政治引领,先后举办全省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示范培训班13期,培训骨干力量1300余人次。开展全省深化党建强企惠企试点工作,指导推动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等“链主”单位组建产业链党建联盟。完成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归口分类,规范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到基层调研活动。推动全省组建各级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小个专综合党委(网约配送行业党委),出台关爱凝聚新就业群体“十一条具体措施”,建好用好“爱心驿站”“司机之家”等服务载体,有效把新兴领域各类群体团结在党的周围。

  问: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在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方面,我省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

  答:我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入开展社会工作大调研,会同省委组织部等部门印发《辽宁省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若干措施》《关于在全省推进“幸福新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开展“社区工作法”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明确责任、到底到边、见事见人地抓好基层治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印发《关于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具体工作安排》,全覆盖整治村(社区)组织“滥挂牌”问题。进一步健全社区工作岗位等级和薪酬动态调整机制。

  问:社会工作联系群众紧密,服务群众直接。我省在用心用情做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方面有何探索?

  答:我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更加注重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源头化解,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推动信访工作融入党的社会工作大格局。积极探索推进人民建议征集工作,联合人民网、省数据局(省营商局)开通人民建议征集平台(专区),有效拓展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推动志愿服务与学雷锋活动紧密结合,全国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示范培训班在沈阳举办,“中国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落户辽宁。聚焦葫芦岛抢险救灾,组织30余支专业化民间公益应急救援团队紧急驰援建昌、绥中两县,动员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捐赠资金(物资)2543.7万元。

  问:全国社会工作部长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作出具体安排部署。今年,我省如何聚焦重点工作,推动会议精神走深走实?

  答:2025年,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国社会工作部长会议部署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机制、突出工作重点,细化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全省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突出抓好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开展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进一步优化“两新”工委工作机制,探索在区县层面开展“两新”工委实体化运行试点,依托行业管理部门组建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综合(联合)党委,召开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大会,分层级建立新就业群体直联工作机制,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推进党建工作扩面提质。

  持续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用好用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持续推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20项举措落到实处,继续做好规范基层组织挂牌工作,全面建立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对接完善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提前谋划村(居)委员会换届工作,进一步研究我省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工作更强有力的措施。

  全力抓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切实发挥信访工作“晴雨表”作用,完善用好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做好人民建议征集工作。依托“12345”等平台设立新兴领域诉求办理专区,实行常态化跟踪督办、分析研判,不断完善新就业群体利益协调和诉求表达机制。建强用好中国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辽宁),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制度体系,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健全社会工作干部专业化能力培养体系,建立“月汇总、季调度、半年‘回头看’、年度述职讲评”机制,健全监测预警、联系点、会商、督办四项制度,当好推进社会工作任务的“施工队”、破解社会工作领域问题的“政研室”、服务人民群众和基层干部的“贴心人”,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心系群众、服务社会、作风过硬”的社会工作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