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炬夫妇驾驶新能源“哈弗大狗”在开往海南途中,得知我们已经住在了东方,便临时决定放弃三亚也来东方,并委托我们帮助租一套房子。于是,两家人在东方繁华的碧桂园海逸半岛成了邻居。
他们居住在锦州,我们居住在抚顺,两家人能跑到海南来做邻居,潜意识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1984年诞生了《辽宁法制报》,霍炬和我先后于1985年和1988年进入了《辽宁法制报》驻地记者站。
当时的记者站被戏称为“十四路诸侯”。每逢站长开会,各路弟兄便从四面八方云集到省城。一晃40年过去,如今我们都已两鬓染霜。
来到海南东方,第一个拜见的是三亚企业家协会、三亚企业家联合会会长,海南乐天国际航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肇恒玉。这位老朋友,得知我们来到东方,飞机刚刚着陆海南,便急着安排见面。在他的盛情的午宴中,所有语言都显得苍白,唯有彼此手中高脚杯碰撞出的清脆最为悦耳,牵引着所有人的思绪,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往复穿梭。于是,又登上“上京海”80多米高的顶楼,凌空远眺,把酒临风,拍下了东方俯瞰图。
我们的环岛旅行,坐骑“哈弗大狗”最是辛苦。每次服务区充电桩前“给养”的时候,我们都会心存感恩。霍炬夫妇驾车来海南,给我们的旅行带来诸多方便。海南的环岛高速是免费的,除了环岛高铁,去很多景点都需要沿这条环岛高速或环岛旅游公路自驾。
出乎意料,这次海南季节性旅居竟成了海岛历史编织的文化之旅。从崖州古城到白查村黎族最后一个部落,可以翻阅海南岛的千年历史;从骑楼古街到北黎古村,可以目睹海岛南洋式骑楼建筑的完整面貌;从儋州荡着编钟乐音的东坡书院到琼海充满铿锵娘子军连歌的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呈现在眼前的是岛上历史文化的经久与璀璨。
听说我们要去三亚小住,霍炬夫妇便提出要开车送我们,还特意想出顺路去看崖州古城的理由。两家人的海岛旅行也就拉开了帷幕。车上的话题五花八门,霍炬目前正专心于国画创作,我倾心的还是写作和摄影。因为摄影源于绘画,光线、色彩、构图也就成了彼此习惯性的讨论话题。为了完成有关东坡书院的写作,第二次驾车去儋州时,我去四处收集资料,霍炬就坐在那专心画画。
君子之交淡若水。几十年风雨兼程,“十四路诸侯”自顾镇守一方,各持节操。如今都已解甲归田,守着微信群,从早到晚七嘴八舌,不亦乐乎。此刻,霍炬我们两家人临时成了邻居,前后楼住着,相约小酌成了最简单的沟通。酒杯里的酣畅是我们当年奔走于乡间和工矿,以铁肩担道的果敢去碰撞,一幕幕惊险依然记忆犹新。年龄大了,喜欢回忆,也喜欢留痕,每次出行或小酌都会留下一张欢喜的合影。
当年报社才俊之一毕玉才,在《光明日报》全媒体党委书记岗位上一个华丽转身,刚刚赴任中国新闻摄影协会副会长之时,应邀前往《海南日报》讲学。霍炬得知,立刻打去电话。小毕那边刚刚踏进海南省博物馆大门,又折身从海口赶往东方。
于是,又忆起不久前自己在出版散文集《善良于转角处》时,小毕在北京先睹为快后,发来至深感言:“专著收到,大概浏览一遍,深为晓晖喷涌的激情和不灭的理想所感动,文字、摄影、包括装帧,都能找到当年法制报记者的影子。那是一个值得怀念的时代,幸运的是我们都一起走过。祝愿往后的日子我们仍都怀揣梦想守拙抱朴,越活越年轻越来越快乐。”
漫步海岛椰风中,几乎每天都要与张晶大姐通信息。退休后的慢生活,冬季大多是与先生画家郭德福老师在海南度过的。原本约好今冬我们一同来,因为健康原因,这个冬天老大姐只能留在沈阳看雪了。张晶大姐在过去的流金岁月里,与记者站弟兄们结下的情谊,早已成为一座雕塑,深深烙在每个人的记忆中。
无论北国的飘雪或南国的暖风,端木先生都会守在屋子里浏览微信群里的信息。耄耋之年已无力像我们还能南北折腾,心里却一直荡漾着对当年的眷恋。复姓端木,名德民。因为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表达上口,所以我们都习惯了只称“老总编”的姓氏。这位当年部队的团政委,到地方依然保持着雷厉风行的作风,也塑造了自己特有的人格。
记忆的长卷为这个见证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团队书写了别样的诗意。也许就为了记忆吧,这段时间微信群里银发们的南北互动形成了一个浪漫的共识,下次老站长们的聚会活动时间——大约在冬季,活动地点——请到天涯海角来。
作者简介:
尹晓晖(笔名净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辽宁省传记文学学会会员,《首都文学》签约作家,抚顺市作家协会文学评论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抚顺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诗歌创作,作品关注百姓现实生活,主要发表于各类文学期刊、地方主流媒体和网络文学平台;著有散文集《给心灵一个支点》《善良于转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