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辽宁法治报记者 任晓霞
本期嘉宾
王辉:庄河市吴炉镇英烈士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孟令国:清原满族自治县北三家镇西大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于德洋:朝阳县二十家子镇二十家子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志愿服务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今天,会客厅邀请到三位基层党组织书记,请他们谈一谈如何通过创新工作方式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根植服务理念 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
辽宁法治报:您带领英烈士村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英烈士村是如何通过创新工作方式推动志愿服务的?
王辉:我们以服务群众、构建美好家园为宗旨,倡导村志愿者服务,大力开展村志愿者活动,发展壮大村志愿者队伍,健全村志愿者服务站工作体系及运行机制,推进村志愿者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我们关爱困难人员,对辖区内的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开展送爱心活动,进行捐款捐物和日常生活照料。开展健康进村活动,召开健康知识讲座,为村民提供医疗咨询和义诊服务。
村里的志愿者通过开展法律宣传、“创平安村”等工作,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促进村里的平安和谐。
建立激励机制 树立榜样提高积极性
辽宁法治报:志愿服务队伍的壮大,离不开激励举措的正向引导,西大林村是如何激发志愿服务活力的?
孟令国:近年来,我村主要通过党组织引领带动村民共同参与志愿服务,结合实际,通过内容、形式、组织管理三个方面进行创新服务。
除组织志愿者定期举办文化活动,志愿者每天还组织村民进行广场舞等活动,提高村民的文化生活质量。打造农村书屋,志愿者负责筹集图书、管理书屋,定期组织村民开展读书活动,培养村民的阅读习惯,增强村民法律意识。
建立志愿者红心积分激励机制,建立档案,根据志愿者的服务时长、服务质量等奖励相应积分。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对表现优秀的志愿者进行表彰和宣传,树立榜样,促进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
抓载体优服务 志愿服务助乡村振兴
辽宁法治报:二十家子村有一个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请您介绍一下,志愿服务队是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的。
于德洋:我们二十家子村党委一直都在积极探索乡村自治、善治、德治路径,在2022年3月就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2023年5月才更名为现在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
在创新工作上,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将志愿服务与经济发展相融合,依托二十家子镇工业集聚、服务业繁荣的独特优势,吸纳20名企业负责人和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加入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曾作为代表参加二十家子镇“全面振兴新突破暨优化营商环境、金融服务企业”座谈会,与企业实现有效对接。志愿服务队在二十家子村集市设立“助企服务”活动宣传点,去年以来,志愿服务队帮助经营中遇到困难的个体工商户申请贷款20万元,销售产品累计增收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