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锋精神的发祥地——抚顺市望花区,有个以“雷锋”命名的派出所。1960年,雷锋所在连就在这个派出所辖区。
早高峰还没过,路上车水马龙,雷锋当年所在的运输连驻地就在原派出所(雷锋公安派出所更名前叫和平公安派出所)正门马路对过。1962年8月,雷锋就牺牲在派出所门前这条马路上。2017年3月3日,和平公安派出所更名为雷锋公安派出所。现任抚顺市公安局警察训练支队政委的李曹亮成了当时雷锋派出所的新任所长。
李曹亮觉得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落实到基层派出所就是要“多做好事”。很快,为民服务的窗口变成了“民警值班雷锋岗”,能说会道的朱涛成立了“朱涛调解工作室”,老警官燕力飞也“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在雷锋派出所,民警都认一个理:铁的锻造是门手艺,需要传承。雷锋精神要深深刻在骨子里,一辈一辈地传下去!
去年5月,89岁的燕强老人茫然地坐在路边,他就住在和平街道,可怎么也想不起来自己是谁,不知道该往哪儿走。接到热心群众的电话,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赶到老人身边,找出老人的钥匙,用手机扫了一下打印在门禁卡上的二维码,老人的身份信息一目了然。最终,民警顺利联系上了老人的家人。
解决老人走失的问题,雷锋派出所从“互联网+”上找到了办法。民警们集思广益,名为“码上回家”的二维码身份牌应运而生。“手机一扫,就能显示佩戴者的姓名、家属电话等信息。”现任雷锋派出所所长许晓龙说,2018年至今,雷锋派出所已累计发放5万余个二维码身份牌。在派出所一楼综合服务大厅的“二维码”窗口前,身份牌现场免费制作,立等可取。
几十年来,雷锋派出所的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学雷锋的故事却从未缺少,周围群众都亲切地称民警们为“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