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确定是人的时候真有一点害怕,毕竟这是我平生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儿,但下水的时候我没有犹豫,入水之后害怕的感觉就全没有了。”2月6日,提到前一天下海救人的事,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三年八班学生唐玉满那稚嫩的脸上神情坚定。
唐玉满(左二)守护着溺水者,等候救护车到来。
看日出发现溺水者
“昨天元宵节,我就合计去海边放松放松,看看日出,没想到会碰上有人溺水的事儿。”唐玉满告诉记者,2月5日天还没亮,他就独自一个人去了龙湾海滨,准备看早晨的日出。当天早晨气温极低,海边几乎没有人。
唐玉满选择的地点,是龙湾海滨东侧较为偏僻的位置。“当时人漂在海面上,头背对着我,还戴着帽子。我喊了两声,没有回应,就意识到可能是有人溺水了。”唐玉满坦言,在那一刻,他独自面对一个生死不明的溺水者,确实有一丝害怕,“但我必须得下!”没有犹豫,他脱掉棉袄扔到岸上,“扑通”一声就跳进了海里,顾不得冷不冷,趟着海水三五下就奔到了溺水者的身边,认出这是十几分钟前在岸上偶遇的一个老奶奶。
“应该还活着!”唐玉满用手托着溺水者的肩膀,让她的头一直露在水面之上,连抱带拽地往岸上走。
危急时刻幸遇“援军”
然而,唐玉满远远低估了救人的难度,岸边有厚厚的冰,特别滑,还有很高的冰台,他连拉了几次都没能把人拉上岸。刺骨的寒意加上没了力气,唐玉满摔回了海里。他尽了最大的努力,也只能把溺水者拉到冰上,而他自己的下半身则一直泡在水里。
唐玉满虽然心里着急,却不失冷静。他先拨打了110报警,然后通过在学校里学到的急救技巧,为溺水者做胸部按压。溺水者吐出了好几口海水,使他更加确定人还活着,但同时心里也更着急,溺水者的状态特别糟糕,随时可能失去生命。
危急时刻,唐玉满的眼前一亮,他惊喜地发现——有人来了!
“救命,救命……”唐玉满一边大声地呼救,一边腾出一只手来使劲地挥动。
“出啥事了?”一个中年男子循声大步跑到了近前。
“每天早晨我都到那一片儿晨跑,那天大概七点半吧,当时海边没什么人,一个孩子在水里又喊又挥手,我就赶紧跑了过去,一看还真出事了!”“援军”是葫芦岛市委政法委四级调研员孙爱民。
溺水者被送往医院救治
“大哥哥,这个老奶奶溺水了,我拉不动。”有了后援,唐玉满有了底气。孙爱民二话没说,连忙与唐玉满一起连抱带拉,想把溺水者拉到岸上。然而,沉重的人体、光滑的冰面和高高的冰台,让两人拉了两三次都没能成功,唐玉满浑身湿透、满身冰茬,孙爱民也被带到了水里。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十多分钟后,两人终于将溺水者拉上了岸,彼时两个人浑身都湿透了。顾不上其他,孙爱民赶紧查看溺水者的情况。“当时老人面色苍白,嘴唇青紫,四肢冰冷,腹部隆起,我用手探了探鼻息,呼吸和心跳几乎都已经停止了。”孙爱民说。
彼时,葫芦岛市公安局沿海安全保卫局中央商务区沿海派出所民警已经赶到,120救护车虽然没到,但医护人员的电话已经接通,指导现场紧急救护。
唐玉满和孙爱民按照医护人员的指示,一步一步地进行了紧急救护,溺水者又吐出了水和污物,约5分钟后,老人终于有了呼吸。唐玉满一只手放在老人的额头上,一只手扶在其肩膀上,保持着她的呼吸顺畅,还细心地把自己的棉衣盖在了老人的身上,为其保暖。
数分钟后,120及时赶到,两人长舒了一口气,与民警一起帮助医护人员将溺水者抬上了救护车,紧急送医救治。
截至发稿前,溺水老人仍在救治中。
二人对话“看日出”
海面,又恢复了平静,风,依然很硬,冻得两个浑身冰碴的人直打哆嗦,毕竟,一个在水里泡了近20分钟,一个也硬捱了近10分钟,下半身几乎都冻得麻木了,起身都困难,但两个人的心里都倍感轻松。
“你是哪儿的呀?”
“我家是杨杖子的,在一高念书,三年八班。”
“没事大早晨上这儿遛达啥来了?”
“因为学习压力大,来放松放松看看日出!”
……
“那大早晨的这么冷你上海边干啥来了?”
“我呀,每天都来晨跑,路过。”
“大哥哥,今天多亏你了!”
“哈哈,我这岁数,你叫大哥哥可差辈儿啦,你至少得叫我叔!”
……
“你这么点岁数,独自一个人面对这么大的事儿能冷静面对,还会做紧急救护,不简单啊!”
“我都读高三了,不小了。”
……
温馨提示
未成年人也是需要保护的弱势群体,不提倡超出自身能力和认知的涉险救助。未成年人在涉险实施救助行为时,一定要正确评估所处险境及自身能力,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力所能及地实施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