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奏响“红色治理”江西最强音
“红色治理看江西”
大型采访活动的第一站
全国14家省级法治报的
20余名全媒体记者
走进乐安县“刘莹姐姐工作室”
感受用法治力量呵护“少年的你”
在300余平米的工作室,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省级法治报记者,刘莹如数家珍地介绍每一面墙壁上的内容,建立这间以她名字命名的工作室,致力于搭建未成年人联动保护平台。
针对“刘莹姐姐工作室”近年来所做的工作,采访团记者饶有兴致地围着刘莹追问个不停:“孩子离开学校了谁来保护?”“工作室下一步会有怎样的计划?”……
“当我变成我们,微光变成巨大的火炬。”
——工作室内的一幅乐安县域地图旁的这句话
吸引了众多媒体同仁的驻足
自2020年8月工作室创立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
刘莹早已不是一个人
对她而言
当初创立的未成年人保护平台
就是一束微光
她期望着汇聚更多“微光”
形成巨大的火炬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如今地图上的这些边边角角
正在被不断涌现出的“刘莹”们所覆盖
这也正是刘莹希望看到的
乐安县有一万多名留守儿童,“刘莹姐姐工作室”以检察力量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未成年人,很好地起到了“家外监护人”的作用。
一堂主题为“法治护航 相伴成长”的开学第一课
也在同学们的期待中开讲
同学们首先跟着“刘莹姐姐”
跳起了“防性侵自护操”——《大声说出不不不》

面对乐安县第六小学三年级5班的同学们和采访团一行,刘莹向孩子们和采访团介绍工作室成立的初衷和工作内容。
“刘莹姐姐可以是每一个人,你们就是未来的刘莹姐姐。”刘莹在活动现场对孩子们这样说道。
背景连接:未成年人保护看乐安
2020年8月,乐安县委政法委牵头,县人民检察院具体实施,联合县关工委、县教体局等8家职能单位,创新设立“刘莹姐姐工作室”,搭建未成年人联动保护平台。如今,成员单位已从最初8家增加至22家。
“我们开设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让党员提供心理咨询、疏导等志愿服务;在县域范围内所有学校建立校园联络员制度,由党员干警任‘法治副校长’;我们由最初的3人团队发展为超3000人的社会化团队,队伍中包含网格员、青年团干、教师、妇女主任等。其中,261名校园联络员负责法治课宣讲、防性侵操推广等工作。”据刘莹介绍,工作室采用“4+3”工作模式,设立了法治宣教、案件办理、媒体宣传、社会化工作4个团队,聚焦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3大工作任务,“由此形成‘一个窗口在前、工作内部流转、职能单位支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现场记者纷纷为工作室打通跨部门合作壁垒的做法点赞。
不到两年时间,“刘莹姐姐工作室”先后开展了2000余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和家庭保护知识宣讲,覆盖全县181所学校70751名学生,176个行政村、24个社区近32万群众。
一项数据显示,2021年全县未成年人被性侵案件的发案率同比下降71.4%,创历史最低,“刘莹姐姐工作室”经验做法正在抚州市全面推广。
目前,在抚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人民检察院的全力推动下,已设立抚州市“刘莹姐姐工作室”,正逐步推广形成以市级“刘莹姐姐工作室”为牵引,带动11个县(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集约发展的良好局面。
编辑:于津津
校对:唐丽媛
责编:王聪
审核:杜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