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简介
中共抚顺市公安局派出所警务管理支队党支部现有民警33人,其中共产党员31人、入党积极分子1人、群众1人。该集体先后荣获“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妇女争先创优先进集体”“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国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先进单位”“全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户口登记管理清理整顿成绩突出集体”等荣誉称号。
雷锋精神是抚顺的一面旗帜。抚顺市公安局长期以来坚持弘扬雷锋精神,创新开展派出所思想政治工作、倾心打造“警营雷锋”品牌、用雷锋精神建队育警,锻造了一支过硬的基层公安队伍,而派出所警务管理支队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佼佼者。
党建引领
让民警敢于担当
多年来,派出所警务管理支队党支部始终坚持夯实党建基础,进一步完善党支部制度建设,规范运行组织活动,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共产党员先锋工程”等载体,倾力打造“阳光户政”警营文化。
在疫情来临时,该党支部临危受命,33人仅用1小时就集结出发,深入全市72个派出所督导检查,奋战14个昼夜走遍320多个社区,落地核人18000余次。
在此期间,还有20天就要做爸爸的年轻民警佟圣哲在大年初一下午接到被抽调至疫情防控最前沿卡点指令后,连夜将待产的妻子送回沈阳娘家。他在妻子不舍的泪光中、在哽咽的叮咛中,毫无怨言地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57岁民警王春妻子患病卧床,57岁民警李正侠患有严重腰脱,但面对疫情,两位老民警无一退缩。该支队的全体同志都做到了守土有责、担责、尽责。
雷锋精神
使他们成为标杆
该支队是抚顺市学雷锋活动的标杆和旗帜,先后被授予全国学雷锋示范点等107项各级荣誉称号。
该支队建立数字化户籍档案管理平台,开创了全省户政历史档案信息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的先河。原来需要25个工作日解决的业务,如今已缩短至2至5个工作日,甚至日办日结。以“公调对接”为核心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法全省领先,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347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
全国首创的派出所“数字社区警务”,作为全省公安唯一项目入选公安部全国地市级移动应用创新建设名录,在公安部做过专题经验介绍。
不忘初心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在全国首创“派出所勤务管理平台”,该支队通过开展“1+1+1”工程建设及“进企业、访民情、送服务、促发展”“百万民警进千万家”大走访活动,与全市600余家商企形成“一对一”服务模式,提供上门服务1500余次。
在全市户政服务大厅和户籍派出所推出“4个1”服务,即群众只需取一次号、排一次队、交一次资料就能实现户口迁移业务、户口项目变更、信息查询出证、边防证等7大类41项业务一次性办结。
依托“大数据”技术,该支队还建立了多种“互联网+户籍业务”服务平台,实现“网上窗口”。让百姓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与户籍窗口内勤构建起“连心桥”。同时推行服务“零距离”,实行错时、延时办理,推出“精简压缩至8项的户政窗口证明材料清单”以及“全市户政窗口办理‘一站通’业务清单”等一系列便民利企举措,为1000余名来抚人才提供落户服务,为市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的89名无户口人员及298名无户口学生办理落户。星期六、日无休,登门服务,组建学雷锋服务小分队将服务延伸到8小时之外,为564名老弱病残、行动不便的人员登门办证。
每天迎来送往的窗口工作是“警营雷锋”与百姓零距离接触的焦点。老百姓心事重重地来,面带笑容地走,办事过程说起来容易,背后却是民警们的辛勤付出。抚顺市公安局派出所警务管理支队党支部持续以党建+“警营雷锋”为牵引,倾力打造的“阳光户政”警营文化,实现了群众、企业到公安窗口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目标,更成为公安机关“放管服”改革中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