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张福:高墙内的健康卫士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石健 通讯员 曹雅维 | 发布时间: 2016-11-16 10:06
  提起监狱医院,许多人都感到神秘莫测,除了监狱警察,监狱医院医生也是异常辛苦,他们默默坚守在高墙之内,守护平安健康。在凌源第三监狱就有这样一位监狱警察,他叫张福,从警30多年,不知道诊断了多少患病服刑人员,不知道经历过多少个艰辛的日夜。近日,记者对这位特殊的监狱警察进行了采访。

 
  练就过硬本领,及时救助患病服刑人员
 
  走进凌源三监狱医院,就会看到一位身材不高、身穿白大褂、面容和蔼的监狱警察,他的身影总是在忙碌。每天面对前来就诊的服刑人员,不停地观察、询问、检查、诊断……他,就是监狱医院院长张福。从警30多年来,张福正是以对监狱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救死扶伤,无私奉献,他以实际行动实践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诺言,诠释着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全部内涵。
 
  监狱医院医生不但要治疗患病服刑人员的身体疾病,更要治疗他们心灵的疾患,这对张福来说是一个挑战。“我选择了监狱医生的工作,不管如何困难我都要把它干好。”他说到做到。为了尽快适应监狱工作,张福努力钻研监狱各项规章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各项服刑人员管理制度和方法,对服刑人员的现场管理和值带班都积极主动参加。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逐渐融入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工作,慢慢形成自己的管理方式方法。
 
  在同事眼中,张福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刻苦钻研业务,练就了他一身过硬的本领,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无误,一些突发疾病也都做到准确判断。今年5月,一名服刑人员在干活时突然肚子痛得难以忍受,张福根据患病服刑人员腹部剧痛呈板状,并且家住农村,入狱前经常喝苏打水缓解所谓“烧心”感觉的经历,判定服刑人员得的是胃穿孔。张福知道此病容易引发泛发性腹膜炎,导致中毒休克,时刻有生命危险,就迅速办理手续将患病服刑人员转到新康医院,经及时抢救病人脱离了危险,抢救的大夫说再晚来10分钟就没用了。在张福的工作生涯中,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几天前,有一名脑梗塞并发脑出血的服刑人员,由于张福的准确诊断,争取到宝贵的抢救时间,从而挽回了生命。
 
  坚持职业操守,真诚对待患病服刑人员
 
  “再好的服刑人员也曾犯过错,再坏的服刑人员也能改过自新。”这是监狱警察常讲的一句话。在张福眼里,只要是真正生了病的服刑人员,不管是特殊患病服刑人员还是传染患病服刑人员,都是自己的病人,对每个前来就医的患病服刑人员都要倾注以真诚的爱心,像以前在社会医院对待病人一样面对患病服刑人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进行诊治,仔细检查,耐心解释,让患病服刑人员放弃戒备心理与医生沟通,赢得了患病服刑人员的信任和尊重。
 
  二十几年来,张福为了监狱医疗防疫工作无私奉献,无论是深夜还是休息日,遇到急诊他随叫随到,使危急重症患病服刑人员得到及时抢救治疗,他平均每年门诊接诊万余人次、外出检查诊断近200人次、监狱医院收住院治疗100余人次、夜间出急诊近40次,抢救危重犯近20人次,转入新康医院病监住院诊疗近60人次。提高了监狱医院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和危急重症抢救的成功率,降低了患病服刑人员的病残率和死亡率,确保了监内从未发生大面积食物中毒事件和传染病流行蔓延,凌源三监狱已连续14年实现凌源监狱服刑人员死亡率最低的目标。
 
  长期的超负荷工作,让张福患上了失眠、心肌缺血等疾病,但他的工作热情却丝毫没减,他深深地热爱自己的工作,时刻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为服刑人员治病解除病痛。他说:“服刑人员得病和正常人一样都不能耽误,为了保证他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牺牲我个人点儿时间不算什么!”这就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名监狱人民警察的高尚情怀。他用行动告诉人们:“我是党员,坚守岗位、救死扶伤就是我的天职。”
 
  采访后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张福在监狱工作中,践行“忠诚、干净、担当”核心价值观,本着救死扶伤、敬业奉献的精神,书写自己监狱医务工作者的华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