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交通事故中受伤了,已经在法院签署了调解书,上面写的要给我2万元钱,我怎么要?”“我是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当事人,我的赔偿金需要到执行局去申请强制执行吗?”……8月21日,在沈阳市鲁园劳动力市场,本报公益普法团律师和沈阳市和平区人民法院法官正在为咨询的群众一一做着详细解答。
普法现场
为提高群众的知法守法意识和依法维权的能力和法律素质,沈阳市和平区司法局南湖司法所联合和平区法院、和平区人才和就业服务中心市场部和本报公益普法团集中开展了多主题普法宣传活动。
宣传活动围绕民法典、《国家安全法》《人民调解法》、评理说事、禁毒等内容展开。在普法现场,场地刚刚布置好,公益普法团律师和法院法官刚刚坐定,就有很多市民围上来咨询自己的法律问题。现场的群众纷纷就劳动报酬、工伤医疗、婚姻等常见的法律问题提出咨询,公益普法团的律师和法官向咨询的群众耐心讲解。
“关于国家安全,很多市民不太了解,我们精心制作的小册子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什么是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分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及相关罪名都有什么,几句简短的解释就让人读懂涉及国家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平区法院一位法官对记者说。
和平区司法局南湖司法所所长刘彬彬告诉记者:“学法以明道,用法以立身。本次活动共向过往群众发放民法典、《国家安全法》、沈阳市公共法律服务指南、禁毒宣传折页等,加深了百姓对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认识和了解,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打造‘平安和平’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