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过硬、一专多能、工作思路清晰、善于解决问题,这是丹东市司法局立法科科长赵宏研给大家的印象。她用自己的坚守和付出,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有厚度、有深度的答卷。
赵宏研
荣誉榜:赵宏研曾获得丹东市劳动模范、市青少年教育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两次荣立三等功。2019年,赵宏研荣获司法部评选的“全国立法为民好榜样”称号。
下功夫 提高地方立法质量
赵宏研告诉记者,她大学的专业就是法律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与法律相关的工作。“我热爱法律,喜欢钻研法律,敬畏法律,并愿意为法律工作尽一己之力。”赵宏研对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
2015年,丹东市人大及政府均有了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立法权。面对新任务新挑战,赵宏研主笔起草了《丹东市人民政府规章制定程序规定》,全面规范丹东市规章制定工作,开创了政府立法领域先河。在政府提请人大审议前,对《丹东市城市供热条例》《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丹东市农村垃圾治理条例》等5部地方性法规草案进行严格审查,为地方性法规依法出台打下了坚实基础。
赵宏研带领同事每年审核规范性文件都超百件,充分发挥了规范性文件在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民生和社会稳定各方面的引领和规范作用。经她审核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全部通过国家、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及市人大常委会的备案,备案率100%。
国家和省级文件均规定规范性文件每两年清理一次,但赵宏研自加压力,坚持每年带领科室同事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有一次,上级要求集中清理一批文件,而这时赵宏研母亲因突发心脏病在医院治疗,有一天医院突然来电话告诉她,老人病情有变,需要家属立即到场,待赵宏研安排好科室工作赶到医院时,老人刚刚经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她的眼泪立刻流了下来,对母亲的愧疚让她深深自责。近5年来,赵宏研带领同事共清理文件1792件,保障了丹东市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和实效性。
出实招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让赵宏研认识到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能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办事,事关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大局。
她经常深入基层,指导各地区、各部门的法治工作,了解基层法治工作人员的工作困惑,总结出基层工作人员急需掌握的法律知识,并融入到法治培训当中。为了提高全市规范性文件制定水平,针对全市规范性文件制定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应知应会问题,赵宏研组织全市75个部门近200人参加规范性文件通用知识培训。每年赵宏研为政府各部门千余人次进行授课,累计培训2万余人次。经过她的不懈努力,提高了丹东地区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求突破 应对急难险重任务
2019年3月,赵宏研被丹东市委、市政府抽调到丹东市债务风险化解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任法务部部长,处理某大型企业重整事宜。重整工作涉及利益群体多、法律事务繁重,无太多经验可循,但这项工作必须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每天需要审核把关的工作千头万绪。考虑赵宏研的法律专业和文字专长,组织上决定由她执笔完成重整工作报告。
时间紧、任务重。赵宏研告诉记者,在重整关键时期的几个月里,她几乎天天加班,摸黑回家。赵宏研的胃不太好,在那些日子,她每天吃盒饭,胃疼到反复吃药也不见效。但她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工作做好。经她审核的法律事务,都有充足的法律依据。同时,她充分考虑重整各方的利益,与各方当事人、中介机构及政府部门很好地沟通,对重整的推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最终,赵宏研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客观地报告了重整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丹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
去年,赵宏研荣登全国立法为民好榜样榜首,代表全国立法工作者到司法部作报告。赵宏研用法律的精神服务百姓,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工作追求定格在司法为民的责任中,书写无悔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