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大石桥:“人、机、犬、亭”联动巡防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杨清林 见习记者 黄硕 | 发布时间: 2016-08-22 10:00
县级巡特警大队配备无人机和警犬队
 
  县级巡特警大队配备无人机和警犬队,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很少见。大石桥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就是这样一支装备优良的精锐之师。如今已经形成品牌的大石桥巡特警,实现“人、机、犬、亭”巡防要素一体化,建立起层级化巡防网络,为全面打造更懂民需的巡防机制上了一道坚实的保险。
 
  创新“3U警务理念”
 
  记者在大石桥市公安局听到一个新词,叫“3U警务理念”,即智能化警务(Ubiquitous)、懂民需的民生警务(Understand)、层级化巡控网络(Unique)。树立“3U警务理念”,公安机关不断深化“层级化、多元化、专业化”智慧警务巡控模式,实现天网、地网、人防、物防、技防联控,全面打造立体化巡防体系。增强了社会治安防控的前瞻性、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化险于无形、防控于源头。
 
  智能化是构建现代化巡防体系的核心,大石桥市公安局做精做强科技防范基础,全力打造无处不在的智能化巡防系统:着力建设无处不在的天网工程,着力建设无处不在的警务指挥触角,着力保障无处不在的警务资源。建立层级化巡防网络,关键在于做强做大巡特警队伍,做大做强巡特警队伍关键在于任用精明强干的带兵人。2015年12月,大石桥市公安局党组大胆使用年轻干部,33岁的王振被任命为巡特警大队长。
 
  做优做精专业队,是大石桥市公安局党组一贯思路。他们把300人的巡特警力量分成5个巡逻中队和1个突击队,对应城区6条主要街道,每个中队按照规定路线巡逻,有警出警,无警巡逻备勤。同时构建了以巡特警为主体,巡防大队、派出所为依托,各警种整体联动的治安巡逻体系,形成交通主干线、重点目标和区域相互衔接、无缝对接的治安巡防新格局。24小时最大范围屯警街面,显现巡防警力辐射面最大化,提高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



威风凛凛的警犬中队



整装待发



警用无人机大显身手



集结队伍  图片均由 李时光 摄
 
  “警银亭”很管用
 
  7月22日傍晚,正在执行武装巡逻任务的巡特警四中队队员接到110指挥中心指令,称有群众报案,在钢都丽华春城小区有一居民楼发生火险。队员们在中队长刘军的带领下快速赶到事发地点,在现场看到,该小区2号楼1单元301室的窗户正在向外冒着滚滚浓烟……现场群众介绍,该房间大门紧锁,邻居喊话也无人应答,应该是室内无人。情况紧急,中队长刘军和队员们经过简单研判,派身材高大的队员彭博从外墙徒手攀上三楼,打破纱窗进入室内,关闭了液化气罐阀门。
 
  一场即将发生的火灾就这样被及时避免了,如果不是巡特警四中队仅用了2分钟就到达事发地点,后果不堪设想。
 
  这得益于大石桥市最近建成的6个“警银亭”。“警银亭”是集公安治安保障与银行金融服务于一体,不依附于任何建筑物的新型警务执勤岗亭。这6个“警银亭”覆盖了大石桥市的几条重点街路,市区内一旦发生事件,巡特警队员可以在一两分钟之内就赶到事发地点。依托“警银亭”,实现街面巡防重组,推动街面巡防机制转型升级,为全市公安改革提供原动力。这些“警银亭”也是王振的点子,起初大石桥市局也非常认可王振的想法,但是资金是个大问题。
 
  王振主动请缨,联系到当地的一家银行,两个月时间就盖好了6处。而这6处“警银亭”内都有空调、液晶电视和饮水机等设施,每处配备两台警车:一台停放待命,一台在辖区内不断巡逻,每天分4个班,每班8名警力轮流值班,一天下来就是将近200名队员出现在百姓身边。王振告诉记者,这6处“警银亭”并不是只为民警所用,“警银亭”的侧面都有该银行的提款机,这样还可以方便市民使用。而记者观察到,在三分队的“警银亭”中经常有环卫工人到此休息饮水,一位巡特警队员告诉记者说:“这是王大队特意强调的,无论春夏秋冬,每个‘警银亭’都可以让环卫工人进来休息、喝水。”
 
  “警银亭”投入运行以来,接受群众报警、求助132次,发布宣传材料2000余份,采集人员、车辆及其它信息49条,调解纠纷27起,抓获现行违法犯罪人员21人。发挥了 “服务群众、治安防范、警务宣传、信息采集、纠纷调解”多功能平台作用。
 
  警犬和无人机亮点纷呈
 
  王振告诉记者:“在市局大力支持下,我们巡特警大队新近购置了1辆警用防暴车、1辆运兵车、10条警犬、2架无人机和150部350数字集群对讲机,实现在全市信号全面覆盖。在110接处警、城区巡防、社区警务、大型活动安保等实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2月,大石桥市公安局引进了被誉为“安防新兵执法新利器”的两架“大疆牌”警用无人机,凭借其“查得准、盯得住、传得快”的优势在空中侦查、安保巡防、交通管理等多个警种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今年的迷镇山庙会上,无人机大展身手,通过航拍当场查获一起现行扒窃案。
 
  而大石桥市巡特警大队的警犬中队组建工作更是堪称传奇,副大队长戴华年主抓这项工作,他们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警犬基地设施建设、训犬员的选拔及与省公安厅警犬基地对接、购犬、培训的工作。
 
  据了解,警犬中队目前已经初具规模,7名训犬员肩负10条警犬的训练及执勤任务。这10条警犬除日常的巡逻防控以外,还拓展了组织扑咬及搜毒搜爆科目的训练。警犬巡逻以来,除有效地震慑了违法犯罪外,同时也成为了巡特警大队巡逻中的亮点,成为老百姓在朋友圈中相互转发的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警犬基地的集装箱式犬舍颇具创意,采用集装箱为骨架,融入了特警标志,不仅经济实用,而且可以移动。公安部刑侦局14处处长程克千特意到基地参观,对设计图纸和完成情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随后他还向公安部领导进行了汇报,希望这些优秀经验在G20峰会的安保执勤中推广使用。
 
  追求效能最大化
 
  立体化、层级化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大石桥市公安局科学合理地布局“人、机、犬、亭”巡防要素,建立层级化巡防网络,把“1、3、8”分钟防控处置圈作用发挥到极致。
 
  大石桥市公安局依照“3U警务理念”,综合考量各辖区经济发展状况、治安形势、道路交通、人口分布、地理环境及警力配置、出警半径等因素,合理设置网格周界、警力车辆及岗位职责,确保各巡区切实配备防护、取证、救援、移动警务终端及相关警用装备,处警人员配齐单警装备、执法记录仪和无线警务终端以及武力器械等,并根据警情需要,及时调遣无人机、警犬突击队等专勤力量支援,确保有限资源的充分流动和效能最大化。
 
  从2015年12月20日到2016年7月29日,巡特警大队共抓捕吸毒人员70人,行政拘留113人,刑拘送押14人,完成1起打假案件,超额完成了任务,这让大石桥的市民真正感受到了安全。王振对此却显得很平淡,他说:“我当警察就是想保一方百姓平安,起初觉得警察就得干刑警,破大案、立大功。可后来我想明白了,干好巡特警也是为百姓造福的好事,我现在觉得自己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