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初春的凌源,乍暖还寒,勤劳的农民们已经开始了田间的劳作,为播种做着前期准备。4月9日,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于天敏一行轻车简从,来到凌源市,就脱贫攻坚工作进行调研。
于天敏走进凌源市三十家子镇厚德牧业产业扶贫项目和刘杖子镇东干沟子村日升扶贫养猪场项目,一边实地察看项目推进情况,一边听取项目负责人的汇报,一边又对贫困人口的生活情况进行询问。
厚德牧业产业扶贫项目是三十家子镇落实凌源市“黄牛入万户”产业扶贫项目,前期共为企业协调3年期贷款400万元,企业按照贷款总额一定比例捐资助力脱贫攻坚,2018年以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42人,人均年增收200元以上。该项目于2012年10月被授予“肉牛标准化示范场”,目前共存栏育肥牛780头,年交易额可实现2000万元。
“这个养猪场原为个人建设,为发展扶贫项目,提高贫困户兜底保障能力,2018年6月经评估由镇政府收购,项目总投资171.03万元,全部为扶贫专项资金。”凌源市委常委、刘杖子镇党委书记刘勇介绍说,日升扶贫养猪场项目目前可实现年出栏生猪2000头,年产值280万元。扣除年度项目经营成本、预留来年年度项目运营费用等必要的项目支出,可实现年纯利润25万元,全部用于带动建档立卡户177户327口人,实现年人均增收500—800元。
于天敏对朝阳市脱贫攻坚工作给予肯定。他指出,今年以来,朝阳市委、市政府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坚持综合施策、多措并举,狠抓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低保兜底、健康扶贫、教育扶贫、财政投入、危房改造、金融扶贫、安全饮水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十项举措”,坚决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党建引领到位和考核督查问责到位,举全市之力确保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取得了显著成效。凌源市委、市政府将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经济发展、信访稳定、扫黑除恶四条战线共同谋划、共同部署、共同推进,坚决做到了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
于天敏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总攻命令,充分展示了我们党兑现庄严承诺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心。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3月21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求发主持召开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会,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朝阳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坚决克服疫情对贫困人口务工增收产生的影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
于天敏强调,产业扶贫是激发稳定脱贫致富的“原动力”,也是应对疫情影响的“压舱石”。朝阳市各级党委、政府要聚焦目标任务,注重产业扶贫,强化兜底保障,精准精细推进政策举措落实落地。要坚决扛好脱贫攻坚政治责任,确保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要建立完善稳定扶贫机制、动态管理机制、扶贫资金监管机制和组织领导机制,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党员干部一定要始终绷紧脱贫攻坚的弦,对已脱贫的贫困群众实行脱贫不脱帮,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监管,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以实际行动帮助每一名群众在致富路上不掉队。
调研期间,于天敏看望慰问了省委政法委驻村工作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