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他热心公益21载,创办朝阳市公安局爱民拥警大爱无疆服务团队,宣讲传统文化1000余场,听众遍布7个省,受众达20余万人次;帮扶贫困户305户,资助米、面20吨,油2吨……他就是先后荣获“朝阳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辽宁好人”“公安部先进个人”“中国好人”等众多荣誉称号的朝阳市公安局信访科科长王会三。
王会三
无私奉献只为心中誓言
1989年,18岁的王会三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自从那时起他就立下一个誓言,那就是用一辈子的时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时间转眼到了1997年9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从警两年的王会三来到朝阳市一所学校开展义务法制教育,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他成为了学生们口中的“王老师”,并一直持续至今。
21年的时间里,王会三开展义务法制教育的足迹已遍布朝阳市50%的大中小学校,听课师生达4万余人,很多听过他讲课的学生早已为人父母。回想起这21年走过的路,王会三坦言:“这些年虽然在义务法制教育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最愧对的就是家里,什么大事小情都指不上我。”
当记者问王会三,是什么支撑他坚持开展义务法制教育时,他说,他既是一名共产党员,又是一名人民警察,为人民服务是他一辈子的誓言。
多年的从警生涯和法制教育让王会三悟出一个道理: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充分发动群众才能帮助更多的人。
2015年,朝阳市公安局号召组建警民共建队伍,这与王会三心中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王会三经过精心筹备,于同年6月创立了朝阳市公安局爱民拥警大爱无疆志愿者服务团队,服务团队以传承文化、坚守道德、敬畏法律、真爱生命、感恩自然、服务奉献为理念,以立足朝阳、服务辽宁、走向全国为目标,定期送爱心下乡、送法律下乡、送文化下乡,受到了群众广泛好评。
几年来,这一团队已经成长为拥有6支服务队7000名志愿者的团队,成为了叫得响的志愿服务品牌。
法律宣传结合传统文化
王会三告诉记者,他从爱民拥警大爱无疆志愿服务团队中挑选了25名志愿者,在进行法律宣传的同时,义务宣讲《弟子规》《孝经》《道德经》等传统文化经典。
截至目前,王会三已带领团队宣讲传统文化1000余场,听众遍布7个省,受众达20余万人次,对提升群众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只要是王会三讲课,现场就会鸦雀无声,而且学生们听课后,课堂纪律和平时表现都会有明显好转。”服务团队内的一名志愿者对记者说。
此外,王会三还从爱民拥警大爱无疆志愿服务团队中抽调人员组建了由35名律师、法官、检察官等专业人士组成的志愿法律服务队。目前已开展义务咨询服务70次,235名群众得到了免费的法律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扶贫帮困上演人间大爱
随着爱民拥警大爱无疆志愿服务团队的不断发展,王会三还组建了扶贫助困爱心服务队,一方面帮助贫困家庭解决衣食住等生活必需品问题,另一方面为贫困学生提供学习费用和相关用品。
爱民拥警大爱无疆服务团队成员张某住在朝阳市双塔区的一座廉租楼内。一次将要过年的时候,张某与王会三聊天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三哥,你都不知道,别人过年的时候家中是笑声,我们过年的时候家中都是哭声。”
王会三听了十分不解,便向张某询问缘由。原来,住在廉租楼内的不是残疾人就是孤寡老人,生活十分困难。了解情况后,王会三立即前往了廉租楼。
“廉租楼内有80余户100多口人,有的老人没有手指,有的老人肾摘除,还有的老人80多岁双目失明,不要说炒菜了,就连焖大米饭都费劲,过年岂能不哭?”回想起当时踏入廉租楼看到的一幕,王会三心情仍很复杂。
从廉租楼出来后,王会三当即决定,每到连雨天时,组织团队成员为老人送饭;每到过年时,按照每人50元的标准为大家做上一桌可口的饭菜;每到超过80岁的老人过生日时为其送上生日蛋糕。
如今,这一制度已持续多年,廉租楼内的群众无不被王会三和其团队的这些善举而感动。一次一位老人握着王会三的手激动地说:“我条件有限,真的拿不出什么东西报答你们,等我死后我一定会把眼角膜捐献出去!”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王会三带领服务队共帮扶贫困户305户,其中米面20吨、油2吨、新旧服装20000余件、新棉被褥200条、棉大衣30件、现金13万余元;为6所贫困地区小学生整体换新校服1200套,捐助书包、文具若干,资助学生215名,现金总额37万余元,为贫困小学铺设彩砖1200平米。
采访最后,王会三对记者说:“获得荣誉只是一时的,做个好人是一世的,今后我会继续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