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评论】坚持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放在第一位 坚决捍卫党的执政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来源:辽宁长安网 | 作者:评论员 | 发布时间: 2018-07-24 14:55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系列评论(七)

坚持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放在第一位 坚决捍卫党的执政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政治无小事,政治安全是第一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可以说,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核心,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政治安全是指国家主权、政权、政治制度、政治秩序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免受威胁、侵犯、颠覆、破坏的客观状态。在当代中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集中表现为对外保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对内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政治秩序稳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我国社会政治大局稳定。从省内看,辽宁正处于加快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也面临着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交织,传统风险与新型风险叠加,一般风险与重大风险共存的复杂局面。政法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机关,必须要“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坚持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放在第一位,深入分析国家政治安全风险的危害特点和发展趋势,善于掌握政治安全风险的发生演变规律,赢得有效防范应对的战略主动,坚决捍卫党的执政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安全之路。

  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必须打赢网下和网上两个战场。打赢网下战场,要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建立完善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联动处置等工作机制,牢牢掌握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主动权。当今时代,网络空间已成为一国国家安全的“第五疆域”。网域就是疆域,网权就是主权。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任务已经从现实世界扩展到了虚拟网络空间,网络安全建设必须为国家政治安全保驾护航,这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打赢网上战场,要推动完善网络空间领导管理和行动指挥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网上网下相贯通、打防管控一体化的风险防控体系,加强依法管网治网能力建设,形成综合治网新格局。

  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既要讲战略,也要讲战术,要特别重视综合运用好“统筹联动、堵疏并举、标本兼治”等三大战术,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同时要切实发挥好专业化力量、法治化力量、社会化力量、智能化力量。特别是政法机关作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专业化力量,要以全面深化政法改革为契机,把党的绝对领导贯彻到政法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要加强专业力量,优化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政法队伍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实战能力。与此同时,还要整合政法各系统信息资源,建设智能化的国家政治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构建智能化风险防控体系,最大限度将风险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维护国家政治安全,要善于从苗头隐患中察觉重大风险、在复杂表象中预判风险,打好防御战;要坚持凡“恐”必打、露头就打,始终保持对暴力恐怖活动严打高压态势,坚决打赢反暴恐斗争的歼灭战;要敢于“啃最硬的骨头”,集中力量攻克难题,力争通过一个阶段的努力,打好攻坚战,使一些影响国家政治安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要做好长期斗争准备,打好持久战,依法防范打击渗透破坏活动;要牢牢掌握网络舆论场主动权、主导权,坚决维护网络主权安全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打好网络意识形态战。